一堂思政课引发了青年学子阿侨对于银信的好奇心。从那一封封小小的银信中,阿侨了解到广东江门五邑华侨在海外谋生的艰辛岁月,读出了祖辈的桑梓情和家国梦……这是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银信桑梓情 传承报国志》微电影的内容,影片获得“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广东省复赛一等奖。

近年来,五邑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为理论拓展、课程思政为理论应用、实践教育为理论体验的“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坚持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全体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听课、为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进行多轮全覆盖式听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教学建议,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五邑大学紧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的着力点,在近三年加大力度引进专任教师。与此同时,学校通过领导直接面试的方式,从学校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按要求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以学促研、以研促学,让思政课队伍更显深度。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获3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近10项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

开展周末理论大讲堂、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推进教学基本功建设……五邑大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前往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社会实践,为思政课堂注入源头活水,还引导全体教师收看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参观交流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如何推动思政课堂高质量发展,让教学更有温度?五邑大学积极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入“问题链”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VR沉浸式教室、革命场景MR复原体验室等思政教育新载体,为师生提供交互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环境。五邑大学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学校利用数字化场景重建、VR虚拟直播间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红色史迹、文物进行超高精度还原和数字化储存,师生可如身临其境地参观学习。

如何加强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五邑大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学校组建党史实践团,寻访南粤10市共24个红色教育基地,把思政课全方位融入实践活动。通过现场教学、课外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五邑大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感悟道理、收获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江门市思想政治教育联盟理事长挂靠单位,五邑大学依托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珠中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以课程、项目、活动和专题为着力点,集中区域内优势力量,对思政课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珠中江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点为基础,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指导、优秀思政课教师教学巡讲等活动,大力推动江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培训平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范佳凤 陈宋釜)

上一篇:佳作共赏,精彩纷呈;美的教育,美的传递 下一篇:三水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补录名单及补录计划公布